大理市奶牛产业调研报告

奶牛产业是大理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大理市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大理州州委、州政府的支持下,大理市市委、市政府积极制定奶牛产业政策、补贴措施,大力推进奶牛的现代化、产业化发展。近年来,随着“保护母亲湖洱海”等环境保护政策的实行,大理市奶牛产业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通过这次对大理市奶牛产业的实地调研,提出大理市奶牛产业发展的建议,促进大理市奶牛产业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保持传统优势、实现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大理奶业发展。

一、目前大理市促进奶牛产业发展的措施分析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大理市为保证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市政府根据地区奶业发展特点采取了相应措施。

1、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

在市委政府打造中国南方第一乳业的目标的指导下,顺应奶业发展需求,大理市对农户需求的冻精实行全额补贴,并建立了多个奶牛冻精改良站点。主要通过人工受精方式将邓川奶牛与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杂交,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2、奶源收集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

目前,大理市范围内的牛奶收集都是通过专门的奶站点进行,并在奶站点进行相应的检测,在调查过程中看到的碟泉等公司的收奶点,其检测设备有公司提供,检测效果较好,从而在第一环节保证了奶源的质量。与此同时,公司也为大户奶农免费提供了挤奶机和冷却罐,保证挤奶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3、奶牛补贴

奶牛保险是奶牛养殖户的重要保障,目前大理市成年母牛的保险费为360元,大理市政府提供给每头奶牛补贴的保险费为324元,其余的由养殖户自己承担或者由相应的奶业公司进行全额补助。政府对奶牛防疫费进行全额补贴,由相关奶业公司提供无息贷款。

4、奶牛养殖技术讲座

根据站长的详述,大理市政府、畜牧局去年组织了几十场奶牛养殖技术讲座,进行科学养殖、育种推广、普及。在畜牧系统内部交流奶牛养殖、防疫、疾病治疗等经验,解决技术难题,为推动大理市奶牛产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大理市奶牛产业面临的挑战

1、洱海保护对当地奶牛产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大理市政府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出台了相关条例对洱海和苍山(海拔2500以上禁止开发)进行保护,使得奶牛养殖失去了之前靠近洱海的水源优势,限制了牧场的扩张。这对当地奶牛养殖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使奶牛产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2、土地资源制约奶牛养殖产业发展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牧场扩张的最大困难就是土地资源,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开发区等基础建设用地造成种植、养殖用地相对减少,以及对当地环境保护力度的增加,制约了洱海周边和苍山脚下的土地利用。

3、饲草饲料严重不足,饲养管理相对滞后

一是农户奶牛养殖仍存在有啥喂啥现状,严重缺乏优质的粗饲料和科学的饲养管理,特别是无苜蓿、优质青贮玉米等优质牧草,奶牛饲料干物质采食量不够,粗饲料质量低劣,搭配不合理,饲喂方法不当,导致奶牛产奶量低、牛奶品质差;二是管理跟不上,喂养粗放,卫生条件差,影响农户的生活环境。

4、原料奶供应不足

目前大理市的主要乳制品加工企业:欧亚乳业、来思尔乳业、碟泉乳业。目前存在着抢奶源的问题,很大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散户的推出。恶性的抢奶问题也催使了对奶源质量的较低标准。

三、促进奶业发展的措施

1、应加快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步伐

一是加大优质牧草种植和青贮饲料推广力度。推进奶牛养殖区人工牧草种植,鼓励种植苜蓿,大力推广青贮专用玉米种植和全株青贮技术,对牧草籽种和建设青贮窖给予补助;二是以发展现代乳业为目标,加快标准化奶牛示范园区建设。在奶牛养殖集中区域和奶牛新区,通过奶牛示范园区建设,形成奶业区域规模优势;三是加快推进机械化挤奶进程,对机挤生鲜乳给予适当补贴,引导奶农集中挤奶

2、扶强当地的乳业龙头企业

一是择优扶持乳品质量安全有保证、加工规模大、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带动奶农范围广、诚实守信的乳品加工龙头企业;二是合理划分奶源基地,建立基地与企业的紧密联结机制;三是积极培育和开拓乳品消费市场,增加市场份额。加大乳品消费宣传和本地乳品品牌推介力度,促进乳制品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要加强对原奶的安全监管

一是加强机械化挤奶站和收奶站建设和管理,采用更加可靠的检测设备,并加强对质量安全人员的管理;二是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能力;三是乳品加工企业要认真履行乳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严格乳品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出厂乳制品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

4、加快奶牛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小区的建设

应加大对适度奶牛养殖规模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适度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积极鼓励企业、农户和社会各界投资奶牛养殖,引导散养奶农进入小区,提高养殖规模和养殖水平;在洱海流域以稳定存栏,提高单产为目标,对优质高产奶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