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奶山羊生产现状调查 |
为了进一步摸清云南奶山羊生产现状,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杨国荣率其团队成员于2010年7月31日~8月1日对昆明市宜良县的奶山羊生产现状进行实地调查。 宜良县地处云南滇中,是云南的商品粮主产区之一。宜良县2010年6月底存栏山羊94721只,出栏肉羊28865只;山羊主要分布在匡远镇和竹山乡,匡远镇山羊饲养主要集中在彝族聚居的金星村委会靖安哨村民小组,该小组在宜良著名的28拐山区,山高1892米,森林密布,环境优美。全小组117户,461人,存栏山羊700多只,其中奶山羊350多只,2009年人均收入3105元,但是由于生产成本高,纯收入低,仅为500多元。山羊饲养规模在20~70只不等,奶山羊规模15~60只。广大村民的经济收入靠种植玉米,而养羊户主要靠出售商品羊和羊奶乳饼。山羊及奶山羊的饲养以半放牧的早出晚归方式,奶山羊品种多为高代萨能杂交羊,个体大,体型好,泌乳性能强。挤奶羊每天饲喂玉米0.4公斤左右,平均产奶2.8~3.1kg,最高达到4.2 kg,羊奶以制作乳饼的形式进入市场,乳饼当地出售价为20元/kg。羊舍多与猪舍近似,有的甚至混养,主要原因是村民为制作农家肥的需要。竹山乡存栏山羊16000只,其中奶山羊存栏500多只,山羊养殖户中规模100只以上的基本是高床养羊,仅该乡就有100只以上山羊养殖户15家;奶山羊品种主要是类似以石林圭山羊的本地品种和萨能杂交羊,日产奶1.8~2.5kg,部分养殖户饲养粗放,羊舍简陋。 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宜良县奶山羊饲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饲养粗放,大多数为半放牧饲养,山上有什么就吃什么,除放牧和挤奶羊补饲玉米外,没有任何饲料供应,奶山羊生产性能无法发挥;二是饲养环境差,除竹山乡的养殖公司(如岭南牧业有限公司)外,没有实施高床养羊技术,羊圈和猪圈一样,没有良好羊床,养羊与养猪雷同,羊舍内垫草及秸秆,圈舍潮湿、通风不良,导致眼病、蹄叉腐烂、乳房炎等常见病严重,给养羊业造成不可预见的损失。 通过对宜良奶山羊生产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结合奶山羊饲养区的实际情况,考察组建议:①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科学养羊技术培训,特别是高床养羊技术,改造圈舍,分类饲养,解决混养现象。②实施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实施种草养羊,在有限的土地上每户拿出2亩左右的土地实施优质紫花苜蓿种植,解决奶山羊的营养供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奶山羊的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羊效益。③多渠道筹集资金,有关部门对奶山羊养殖应给予政策和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扶持,建立健全奶山羊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促进宜良奶山羊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在宜良进行奶山羊生产现状调查期间,得到宜良畜牧局的大力协助,陪同调查的有高光、奈志恒和匡远镇金星村民委员会主任许春明等同志。
图1 宜良奶山羊饲养圈舍
图2 体质健壮的宜良奶山羊
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