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奶水牛犊牛培育试验初显成效
(上传时间:2015-8-13 8:50:19 文章来源:德宏州奶牛综合试验站 浏览次数 打印)收藏
当前德宏州奶水牛养殖户普遍存在饲养管理水平不高、养殖综合效益低等问题,特别是不注重后备奶水牛的前期培育。为此,德宏州畜牧站组织开展了德宏奶水牛杂交改良以及后备奶水牛培育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通过采用意大利地中海冻精对尼摩德三元杂交母牛进行改良,现已产下地尼摩德四元杂奶水牛26头,平均初生重41.5kg,3月龄重84kg、6月龄重152.6kg、12月龄重282.6kg,后代表现突出。 同时积极进行犊牛培育技术推广应用。一是强化新生犊牛的护理;二是加强犊牛饲养期间的饲养管理;三是积极推广使用犊牛代乳料和精料。7日龄后的犊牛即开始补饲不同量的犊牛代乳料和精料,直至断奶。在保证营养供应充足的前提下降低养殖成本,解决养殖户因奶量饲喂不足导致犊牛前期发育不良的现状;四是犊牛断奶后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继续添加使用精饲料,促进其健康生长。 三日龄的地尼摩德四元杂奶水牛,初生体重48公斤 通过连续多年的实验证明,通过优化杂交改良、推广应用犊牛代乳料和精料补饲技术,进行精细化饲养管理,能有效促进犊牛个体体质发育,12月龄时,尼摩德三元杂母牛平均体重可达219.5kg、地尼摩德四元杂母牛平均体重可达282.6kg,并且售价较同龄牛有显著提高;同时可有效缩短后备牛培育周期。目前,平均配种月龄24月龄,初怀月龄平均30±4.86月龄,与传统饲养方式相比,配种时间提前12个月,初怀时间提早12个月;并且产奶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头胎产奶水平基本上达到了7 kg/天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