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关注企业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中国本土乳业强力复苏

    (上传时间:2010/4/27 10:04:34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浏览次数  打印收藏

  •    

        命运多舛的中国乳业终于进入了快速恢复发展期。

      4月26日,中国乳业龙头伊利股份发布2010年一季报称,其营业收入达到70.14亿元,增幅37%;净利润达1.25亿元。此前不久,北京三元交出了全面接手三鹿后的首份成绩单,虽然因为整合三鹿资产后市场投入急剧增加而导致亏损1.28亿元,但其营业收入达到23.8亿元,较去年同期14.1亿元增加9.7亿元,增幅高达68.3%。光明乳业的年报显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79.43亿元,同比增8%,其中主营业务收入77.2亿元,同比增7.2%;净利润1.8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而在2008年,受行业危机影响,光明乳业亏损达3.19亿元。

      快速发展

      “伊利、三元和光明等乳业的年报和一季报显示,中国的乳业已度过三聚氰胺所造成的行业危机,进入快速恢复发展期。”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表示,特别是中国龙头乳企,由于受危机影响较小,在整顿自身业务后,显示了较为强劲的发展后劲。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数据或许能说明这种趋势。日前,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公布的行业数字显示,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工业总产值累计1650.2亿元,同比增长12.38%,乳制品总产量1935.1万吨,同比增长12.88%。财报显示,伊利的奶粉业务在2009年迎来23%的增长。

      “中国市场旺盛的需求,支持了乳业的强劲复苏。”宋亮表示,一方面,三聚氰胺所造成影响随着整个行业的大力整顿而逐渐减小,广大消费者对国内乳企产品质量的信心有所恢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乳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正是巨大的消费需求,促使了中国乳业的强力复苏。

      争夺加剧

      虽然中国乳业的恢复出乎预料的好,但未来的竞争依然十分激烈。

      “未来中国乳业的竞争将在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不断争夺奶源,另一方面是争夺中高端液态奶市场。”宋亮表示。去年中国的乳粉进口量创历史纪录,今年的进口态势依然凶猛,显示了国外乳业对国内乳业的强大压力。

      伊利数据显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乳制品已占据其整个产品线的40%。宋亮表示,国际乳企并不甘心只争夺婴幼乳品市场,向发展潜力巨大的中高端液态奶市场发展,将会是其下一个突破口。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滇ICP备09001447号 Copyright © 2007-2009 云南省奶业协会 地址: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营养楼307室 邮编:650201 联系人:毛华明(会长)
电话:0871-3649220 传真:0871-3649220 E-mail:dayp2006@126.com 云南省奶业协会QQ群:51121847 技术支持:昆明网站建设,云南网站建设-四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