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高蛋白牧草紫花苜蓿的科学栽培及利用技术

    (上传时间:2010-9-2 18:20:15 文章来源: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  浏览次数  打印收藏

  • 1、简介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又名紫苜蓿、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根颈膨大,花紫色或深紫色,种子千粒重1.52.0紫花苜蓿是家畜的主要饲草,还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绿肥植物和蜜源植物,在轮作倒茬及三元种植结构调整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燥气候,抗旱力强,适于在年降水量500800毫米的地区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的pH值范围为78,生长期间最忌积水。

    紫花苜蓿是各种家畜的优质饲草。粗蛋白含量达21.01%,且消化率可达7080%。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灰分含量分别为2.47%23.77%36.83%8.74%。另外,苜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含有一些未知促生长因子,对肉牛的生长发育均具良好作用,不论青饲、放牧或是调制干草和青贮,适口性均好,被誉为“牧草之王”(图1)。

     

    1     “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

    2、栽培技术

    整地要精细,做到深耕细耙,上松下实,地平土碎,无杂草。春、夏、秋均可播种,也可临冬寄籽播种。春季风沙大,气候干旱又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以及盐碱地宜雨季播种。秋播不要过迟,一般以在播种后能有3060天的生长期较为适宜。云南59月均可播种,播种量一般为每亩2.02.5公斤,通常为顺风拉线条播(图2),行距为2030厘米,播种后适当镇压,使种子入土12厘米。

     

    2   行距25厘米播种后生长旺盛的紫花苜蓿

    3、管理

    紫花苜蓿的管理必须认真对待。首先播前要精细整地,清除地面杂草;其次要控制播种期,如早秋播种可有效抑制苗期杂草;第三可采取窄行条播,使苜蓿尽快封垄;第四进行中耕,在苗期、早春返青及每次刈割后,均应进行中耕松土,以便清除杂草。在返青及刈割后要注意追施磷、钾肥,并进行灌溉。紫花苜蓿忌积水,雨后积水时应及时排除,以防造成烂根死亡。

    4、利用

    苜蓿的适宜刈割时间为始花期(图3),留茬高度一般为57厘米。只要水肥条件适宜,云南全年均可刈割利用,鲜草产量一般为5.020.0/亩,水肥条件好时可达20.0吨以上。

    3  “牧草之王”紫花苜蓿的刈割利用

    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

    2010828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滇ICP备09001447号 Copyright © 2007-2009 云南省奶业协会 地址: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营养楼307室 邮编:650201 联系人:毛华明(会长)
电话:0871-3649220 传真:0871-3649220 E-mail:dayp2006@126.com 云南省奶业协会QQ群:51121847 技术支持:昆明网站建设,云南网站建设-四度网络